第912章 陪都
好與不好,陶知府也沒得選擇,只能收拾鋪蓋卷,趕快去軍前上任。
打發走了陶知府,朱元璋又看了看王通,把這小子嚇得渾身顫抖,慌到了不行,連知府大人都滾蛋了,他這種還不得千刀萬剮啊!
但是令人訝異的是,朱元璋竟然沒有發作,而是把他拉起來,還讓他坐下,詢問一些狀況……比如你家裏怎麼樣啊,有多少親人啊?
老朱越是提問,王通就越是心慌,不會要滅門九族吧?
陛下開恩啊!
哪知道朱元璋笑呵呵道:「事情雖然發生了,你也沒有什麼大罪,咱又不是不講理的人,這樣吧,咱可以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,你繼續在市面上晃蕩,不過有什麼事情,伱可以告訴咱……對了,你會寫字嗎?」
王通點頭,字他是會寫,可問題是他不知道寫什麼啊?
張希孟卻是一下子明白過來,自從張承天跑了,老朱身邊沒了可用之人,像王通這種,充當個眼線也是不錯的。
張希孟還有點佩服朱元璋了,還真是人盡其才。
「王通,你不必擔心,陛下的意思,是讓你多瞧瞧市面上的事情,有什麼經營投資,發財虧本的事情,有哪些人操作比較厲害,全都如實告訴陛下,最最關鍵,就是要實話實話,不能隱瞞。」
王通簡直要哭了,他哪敢隱瞞啊,這可是欺君之罪啊!
果不其然,老朱點了點頭,「太師教你的話都記住了,主要盯着有關河中戰場的物資往來,商賈交易,有什麼好玩的事情,都告訴咱。回頭咱有重賞。」
交代清楚之後,王通算是死裏逃生,活了過來。
隨後就有消息傳出來,王公子手眼通天,竟然去了行宮,見到了陛下,太師還勉勵了他。
就這樣,王通不光是有錢,還背景深厚,深不可測。
在西安的名聲,更勝從前幾分。
把他撒出去之後,朱元璋這邊,還真就消息不斷。
老朱也開始正兒八經,研究起了商賈之事,說了這麼多年,折騰了這麼久,老朱在這上面,始終有那麼一點點彆扭,也始終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。
可是這一次不一樣了,他沉下心來,認認真真,仔仔細細琢磨,還真別說,讓他品出一點味道來。
「張先生,其實用不着擔憂,此戰藍玉必勝!」
張希孟眉頭微皺,「主公,你怎麼對藍玉如此有信心?」
老朱呵呵一笑,「不是對藍玉有信心,是咱發現,有不少河中過來的夷商,居然買咱們的戰爭債券,還幫着往西域販運貨物。」
張希孟愣了一下,隨即露出了欽佩的神色。
「主公聖明,確實如此!」
王通的經營讓老朱明白了一個道理,確實可以無中生有,大發利市……但是有個前提,必須看得准,賭得對,不然的話,就會賠得褲子都不剩。
試問那些夷商都願意押寶大明,不就是看好大明,認為大明的勝算極大嗎?
連這幫人都是如此看,身為大明天子,又何必那麼擔憂呢!
「西北的事情,暫時放下,咱們可以去河南,先祭拜賈魯先生,然後繼續南下,去西南瞧瞧,隨後就可以返回應天,鑄造金鼎,咱也可以放心退位了。」
張希孟點了點頭,微微一笑,顯然朱元璋開始領悟金錢的高明,自然知道,大明進入了新的階段。
在這個階段里,需要非常細膩的手段,治國也不再是老朱習慣的大開大合,必須精準調控,切中要點。
甚至張希孟這種威望潑天的當世聖賢,也早就不適合朝廷了,所以他們倆都必須退位讓賢。
不過這一次到了西安,張希孟還有個想法。
「主公,雖然說遷都的事情,臣在多年前就反對,也沒有正兒八經討論。當世國家這麼大,事務這麼多,消息傳遞又不是很快捷,臣斗膽提議,應該設立幾個陪都。」
「陪都?這都是應該的,咱也想過,其實前些時候,就有人提議把北平升為北京,然後採取南北二京制。」
老朱提了一嘴,並沒有說下去。
可張希孟卻是一清二楚,由於北平都是朱棣的手下,他們那伙人實在是讓人厭惡,尤其是應天中書諸公,簡直恨得牙根痒痒。
指望着提升他們的地位,那是痴人說夢。
尤其是黃子澄、齊泰之流,更是被人視作酷吏,又是發展工商,又是到處徵稅,下手狠辣,毫不留情。
這種人如何能讓他們得勢!
這也就體現出文官的厲害之處,他們也不明着反對,只是拖延,逼急了,他們就安排幾個學者官吏,讓他們組建個調研會,然後就是不停研究,不斷提交各種各樣的報告,消息相繼送到了朱標的案頭。
想升格,做夢去吧!
除了朱元璋之外,其他任何人,現在基本格局上面,有所改變,都是十分艱難的。
此刻張希孟提出陪都的事情,老朱思量再三,問道:「先生以為該怎麼辦?」
「主公,北平是工業中心,無論如何,都要升格。但僅僅升格北平,還遠遠不夠,臣提議將西安和昆明一起升格!」
「昆明?」
老朱大吃一驚,升格西安,他並不意外,長安本就是古都,而且這裏扼守關中,通過河西走廊,連接西域,又通往河中之地,這是處理整個西北政務的核心,作為陪都,絕對是夠格的。
但是昆明就顯得有點突兀了。
要知道整個雲南之地,也和中原分隔了很久,當初派遣朱英進軍雲南,才算重新拿回來。而且老朱是讓朱英世襲鎮守雲南的。
總不能反悔吧?
張希孟倒是一笑,「主公,朱英的事情好辦,我給他寫封信,他就會想明白的。而且雲南雖好,但是到底不如天竺,他要是願意換塊封地,天下間有的是地方安排。至於昆明,正好南洋諸國,什麼緬甸啊、南掌啊、暹羅啊、占城啊,全都可以影響,包括烏斯藏在內,昆明就是整個西南的中心,當個陪都,也是夠格的。」
老朱想了想,「這倒也是,朱英的事情,你要寫信,咱也寫信,再讓皇后跟他講講,一定要說明白了……還有啊,先生,設立了三個陪都,你看要安排多少官吏?」
張希孟眨了眨眼睛,提到安排多少人,他就比較無語了。
畢竟到了現在,大明朝的官吏已經突破了十萬。老朱在位,還能約束,未來一定會瘋狂膨脹的。
但是他又沒有什麼好辦法。
所有的衙門,都不是以經濟效益為考評依據,體現一個衙門的價值,最好的辦法就是爭取更多的預算,擁有更多的雇員……
「主公,要設置官吏,臣以為就暫時設立三位通政使就是了。」
通政使也是老朱早早設立的,主要的作用就是執掌奏疏,傳遞消息,朱元璋很擔心下面官吏會欺瞞他。
但是在朝堂運作的時候,由於老朱的勤奮,加上張希孟的存在,並沒有誰真的敢在大事情上隱瞞老朱。
他們只是把所有信息都送給老朱,只要他發現不了,就糊弄過關了……因此在相當長時間裏,通政使都是個閒的摳腳的存在。
不過要設立陪都,安排三位通政使,總攬三處政務,匯總起來,及時上奏朝廷,也就夠了。
總不能按照中書諸部的格局,弄出來四套人馬,那樣一來,大明的官吏數量就爆表了。
朱元璋思索了片刻,點頭道:「這樣安排不錯,但是要加上一條,天子要不定期到各處巡遊,尤其是陪都,要坐鎮處理政務,了解民情。國家這麼大,不能只有一個應天!」
說完之後,老朱又意味深長說了一句,「應天太繁榮了,容易讓人忘了,這天下還有窮苦人!」
張希孟和老朱商議妥當,消息傳到了應天,接到書信的朱標,直接叫來了群臣,這一次別推脫了,父皇和太師都決定了,你們還想怎麼樣?
而且這一次還是升格三個陪都,又只是安排通政使,你們還有什麼意見嗎?
孫炎思量少許,就立刻道:「殿下,此議極好,臣以為,能不能在陪都增設三處倉場,作為國庫的分庫,總算四方財稅,避免轉運之苦。」
朱標點頭,「這是好事,應該可行!」他又問道:「除了增設倉場,還有別的意見嗎?」
這時候羅復仁站了出來,「殿下,臣以為還要增加大明銀行分行,金融貨幣,最重要的就是方便,設立三處分行,能提供便利,方便商賈往來。」
朱標又是點頭,這也是理所當然的。
只是這件事之後,錢唐提議增加西安和昆明的學堂數量,要大力興學。
另外還有人提議,要安排大理寺分寺,負責刑名。
果然如張希孟預料的那樣,即便光是設立一個通政使,這幫人也能塞進來一大幫人,而且還都是理由充分。
官僚體系的膨脹,幾乎是無解的問題。
好在他們現在的提議還都是利國利民的,朱標在酌量之後,也都點頭了。
現在就剩下一件事,朱英能不能願意放棄雲南啊?
那可是他的老巢,經營了這麼多年,捨得放棄嗎?得到消息的朱英,簡直高興壞了,還有這等好事?
他連夜就收拾好了行囊,迫不及待動身回應天,雲南再好,也不是他的家……
嗯,本周之內就能完本了……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22s 3.9916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