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是七成勝算的開封,一個是情況不明的濟寧,作為流竄多年,經驗豐富的老賊,李自成當然要將主力戰場留在開封,而不是去山東亂撞一通。一筆閣 www.yibige.com
眾將都等着李自成的決斷。
李自成卻看向了李岩:「李公子,你怎麼看?」
李岩抱拳回道:「在下以為,朱家太子非是一般人,義軍一定要小心。」
劉宗敏嗤之以鼻:「李公子,你這話什麼意思?長官軍威風,滅額們的志氣嗎?狗皇帝生出來的就是狗太子,能有什麼了不起的?」
賬內響起一片輕笑中。
李岩臉色微微臊紅,但依然鎮定的道:「前些日子,我軍圍攻商丘之時,城中士紳積極為官軍納糧,城破之時城中又燃起大火,將各處糧倉燒了一個乾淨,種種跡象都表明,這一些都跟侯家的侯方域有關,在下審問了侯家一些下人,他們都說,侯方域這一次回來的蹊蹺,到商丘之後,連夜就將家人轉移到了山東,就好像他知道義軍要攻打商丘一樣,除此之外,他身邊多了十幾個從未見過的彪悍家丁,據說都是從京師來的……」
這個分析,李岩跟李自成匯報過,賬內諸將也是知道的,因此並不驚奇。
但這和狗太子有什麼關係?
「在下以為,侯家的那些新家丁,應該都是朱家太子的人,正是他們在城中縱火燒糧,破壞了義軍收糧的大計,從侯方域的突然返回到城破之後的無影無蹤,說明對方早有準備,這顯然不是一個小小的侯方域所能策動的,如果我所料不差,侯方域帶回的那些家丁,不是錦衣衛就是京營兵,也就是說,策劃這一切的人,很有可能就是這一位領兵出征的朱家太子!」李岩說的清楚。
聽到此,賬內眾將都有點驚奇。
才十五歲的太子,不會吧?
遠在京師,就能把手伸到河南來?
劉宗敏搖頭:「額不信,你們這些讀書人就會胡亂攀扯。」
曹操羅汝才也是懷疑:「李公子,你說這些可有證據?」
證據當然有,那就是太子的親筆書信,但李岩不能拿出來,只能推脫道:「這只是在下的推測,並沒有證據。」
「沒有證據就不要胡說,」李宗敏不屑的撇嘴:「額才不信那狗太子會有多聰明呢,如果照你所說,狗太子提前在商丘就有佈置,那他為什麼不在開封佈置一下?」
李岩心說,你又怎知他沒有?
「好了,都不要說了!」
李自成終於拿定了主意,不過卻不着急說,而是看向了一身道袍的宋獻策:「宋先生,你給卜一下,此事該如何?」
雖然同列為李自成賬下兩大謀士之一,但宋獻策最大的功績不過就是鼓搗出了一個蠱惑人心的讖言:「十八子。主神器」,論到真正的軍國大策,戰事征伐,宋獻策比牛金星和李岩差得遠,而他也頗有自知之明,帳中議事,除非是李自成詢問,否則他絕不輕易開口諫言。
聞李自成問卜,身材矮小,頭頂上頭髮稀疏,右腿略有殘廢,面色粗糙蠟黃的宋獻策摸出一個烏龜殼,放入五枚銅錢,比着眼睛搖晃起來,然後把銅錢倒出,用手指摸了摸,又掐着指節算了算,搖頭晃腦地說道:「從卦象來看,此事無主吉凶,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出端倪……
若是在現代社會,看到這樣的滑稽場面,眾人一定會哄堂大笑,但這個時代卻沒有人敢對占卜不敬,所有人都用一種敬畏的眼神看着宋獻策,絕無半點嬉笑和不敬之色。
對宋獻策的占卜結果,李自成很是滿意,他環視眾將,說道:「襲擊濟寧雖然是一條好計,但額以為,義軍眼下的重點還應該是開封。去捉朱家太子的兵少了難以奏效,兵多了就會解了開封的圍,便宜了開封城裏的周王和那些狗官。反正朱家太子要來開封,倒不如就在開封城外和他決戰,所謂一動不如一靜,就是這個道理。」
闖帥既然定了,眾將不敢再說什麼,唯有劉宗敏依然不甘心的嘟嘟囔囔:「闖帥,就這麼眼睜睜朱家太子和官軍會和?」
李自成搖頭:「當然不是。濟寧不適合派大兵,但派出一支奇兵部隊,騷擾朱家太子的行進,甚至燒了他攜帶的糧草,額們攻打開封的勝算,就又能增加幾分。」
劉宗敏立刻站起:「闖帥,額請命!」
李自成看他一眼,溫言道:「你是中軍主將,不可離開額身邊。」
劉宗敏能征善戰,統領着闖營之中最為精銳部隊——中軍親兵,是李自成最為倚仗的大將,每臨大戰,必在李自成身邊。這中間或有信任關係,但卻也隱隱有那麼一絲絲製衡的意味,闖營中,劉宗敏資格雖然不是最老,但戰功最高,為人也最是跋扈,只有李自成能壓制他。如果他領一支大軍出征,而且還是去到山東境內,會不會自作主張,做一些沒有得到李自成允許的事情,李自成還真是不敢保證。
所以不能用劉宗敏。
「闖帥,侄兒願領兵。」一名同樣戴着藍色氈帽,相貌英挺的年輕將領站了出來。
卻是李自成的侄子,綽號「一隻虎」的猛將李過。
劉宗敏統領着李自成中軍親兵,而李過卻是統領着李自成軍中最精銳的騎兵老營,也就是俗稱的「三堵牆」。歷史上,李過少年從軍,跟隨叔父李自成造反,轉戰秦、晉、豫、皖、鄂、川等省,作戰勇猛而強悍,膽大心細又十分沉穩,是難得的大將之才。李自成死後,在堵胤錫的大義感召下,降明抗清,堅貞不渝,觀其一生,配的上「一隻虎」這個綽號。
李自成同樣搖頭。
目光掃過賬內眾將,最後落到一人臉上。
那人立刻站起來,抱拳道:「闖帥,額願請命!」
卻是郝搖旗。
郝搖旗四方臉,短眉毛,微微發黃翻卷的鬍鬚,在闖營眾將中,他算不得李自成的嫡系,而是高迎祥親手提拔起來的一員猛將。以前作戰時,曾經和李自成有過隔閡,後來李自成接了高迎祥的位置,成了他的領導,雖然表面上沒什麼,李自成對他也頗為重用,每每倚為前鋒,但他心中卻總是有一些不自在,並時時小心,因此當李自成的目光瞟過來時,他絲毫不敢猶豫,立刻起身請命。
「好!」
見郝搖旗請命,李自成一臉喜色:「那就由搖旗兄弟承擔此重任,搖旗你有四千人馬,額再給你四千,一共八千騎兵,不圖殲滅朱家太子的京營,只為焚燒他們的糧草和搶劫他們帶來的軍餉,你明白額的意思嗎?」
「明白。」
郝搖旗抱拳肅然道:「定不讓闖帥失望。」
郝搖旗本名郝永忠,是明朝邊軍中的旗手。因與蒙古人作戰十分勇敢,經常搖旗吶喊着衝鋒在前,故得了個「郝搖旗」的綽號,並慢慢叫響開來,本名倒沒幾個人知道了。李自成將這個任務交給他,一來看重他的勇猛,二來即便是失敗了,也不會影響到闖營的根本,而如果成功了,那闖營可就賺到了。
李自成的用意,郝搖旗是知道幾分的,但他卻不敢不從。
見「好事」落到了郝搖旗的腦袋上,劉宗敏一臉羨慕:「郝兄弟好好打,這一仗若是打好了,全天下就都知道你的名字了,到時你就不是郝搖旗,而是郝威風了!」
「哈哈……」
眾人都是笑。
唯有曹操羅汝才目光難測的瞟了一眼郝搖旗……
軍議結束,眾將離開中軍帳,正準備回營準備的郝搖旗被李岩喊住了。
「郝大掌盤,請留步。」李岩追上來。
郝搖旗站住腳步,一抱拳,鼓聲粗氣的道:「李公子有事?」
「郝大掌盤,此行估計不會順利,你一定要小心。」李岩臉色凝重。
郝搖旗心中咯噔一下,臉上卻假裝毫不為意的哈哈大笑:「腦袋掉了碗大的疤,再大的危險,額老郝也不怕!再說了,朱家太子不過就是一個十五歲的小孩,有什麼好怕的?」
李岩搖頭:「朱家太子絕不是一般人物,對義軍情況早有掌握,並且提前就有佈置,一個商丘城他都如此了,如果是他駐軍的濟寧,他豈會大意?所以郝大掌盤您千萬不可輕敵,遇事千萬三思,不可魯莽。」
郝搖旗心知李岩是好意,使勁抓了一下鬍子,點頭:「額會小心的。」
郝搖旗大步走了。
李岩站在原地,一臉憂鬱。
雖然他心裏還存着百分之一的僥倖,並且派人到京師去查找,但他心底卻已經明白,紅娘子被朱家太子所抓,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了,他和紅娘子是患難夫妻,當初若不是紅娘子,他早已經死在杞縣大牢了,這兩年來,兩人雖不說比案齊眉,但卻也是相互恩愛,驟然聽到妻子落入朝廷之手的消息,就如同五雷轟頂一般,雖然朱家太子在信中保證不會傷害紅娘子,還說理解他當初反叛朝廷的行為,希望他能棄暗投明,但李岩的擔心卻一點都不能減少。
棄暗投明,重歸朝廷,那是不可能。
當初被關進死牢時,他就對這個朝廷失去了最後的一點信心。
這兩年隨着闖營流蕩,目睹各地百姓食不果腹,甚至是易子而食的慘劇後,他想要推翻明廷的信念就更是堅定--只有推翻這個舊朝,建立新朝,改革吏治,天下百姓才能有活路。
朱家太子所言,不過是籠絡人心的虛偽之言,他不會上當。
但想到紅娘子,他有一種錐心之痛……
如果他不降,紅娘子必死無疑。
「大哥。」
正哀嘆痛苦之際,腳步聲忽然響起,耳朵響起弟弟淳厚的聲音,李岩抬頭一看,只見其弟李茂正快步走來,到他耳邊小聲說道:「小袁營那邊傳來消息……」
小袁營,就是袁時中營。因為在袁時中之前,就有一個姓袁的大掌盤,並號「袁營」,所以袁時中營被稱為小袁營。
……
闖營在商議對付太子之策時,太子朱慈烺同樣也在思索對付闖營之策。
對於開封之圍,參謀司的幾大參謀提前兩個月就在討論了,後期又有吳甡的加入,期間朱慈烺絞盡腦汁的回憶,將後世一些重要的總結教訓加入其中,令參謀司和吳甡既驚訝又困惑,當然有時也會有狂喜,因為太子點出了一個他們都沒有想到的關鍵點。
在驚訝困惑狂喜中,參謀司先後討論出了三個解圍計劃,交到了太子的手中。
或者是,這是上中下三策。
上策就是以穩為主,以勢博人,不着急解開封之圍,而是調集幾十萬的大軍,在現有的基礎上,再調來黃得功或者是劉良佐一部,甚至可以從山海關調兵,採取大範圍的包圍之策,分別從洛陽和歸德兩路徐徐進逼,一路走,一路挖掘壕溝,構築工事,漸漸合圍。
河南地方窮困,李自成五十萬大軍停在開封城下,人吃馬嚼,每日消耗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,官軍兩路進逼,截斷了流賊糧餉的來源,想要攻擊官軍,但官軍挖掘了壕溝和工事,以流賊的攻堅能力,必然鎩羽而歸,最後流賊只有兩個選擇,要不拼死攻下開封城,奪城中的糧食以養軍,要不就是撤除開封之圍,在官軍沒有完全合圍之前,從洛陽和歸德之間的狹小地帶逃走。以李自成的見識,一定會撤圍逃走,因為就算他攻下了開封,開封城殘留的糧食也不足養活他五十萬大軍,何況他一旦進城,官軍兩路圍困,他就成了瓮中之鱉了。
而一旦撤圍逃走,官軍兩路追殺,李自成必然大敗。
如果官軍在李自成的撤退道路上預先挖掘壕溝,全殲李自成也是有可能的。
上策是一條必勝之策。
靈感來自與湘軍對太平軍的絞殺,當初湘軍就是這樣,一步一步的絞死太平軍的。
但這條上策有一個最大的弊病,那就是耗時長久,最少需要半年,甚至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,所需糧餉更是一個天文數字,非朝廷所能承受。同時以崇禎帝的急脾氣,也不可能忍受那麼久,即使對自己兒子也不會有那麼高的容忍度。因此,上策不能用,只能棄。
中策,官軍不打朱仙鎮,而是直撲開封東南的禹王台,再繞到開封城北,不惜一切代價在開封北門和黃河南岸之間建立一座營盤,這樣就為開封打開了一條救援之路,通過黃河水道,糧草源源不斷輸送到開封城中,流賊想要困死開封的策略就失敗了。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233s 3.9779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