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琳渼到了咸福宮外,卻先看到路振飛遠遠朝自己行禮,似乎剛從裏面出來。一筆閣 yibige.com 更多好看小說
他怎麼到這兒來了?朱琳渼倒也沒多想,只跟着太監進了暖閣,見到太后便上前問安。
後者有數日沒見兒子,微笑着上下打量,嘴裏已絮叨開了,「旁的新君繼位,無不緊着在京穩定朝局,你倒好,剛登基便往外跑,還一連幾天都找不着人……」
朱琳渼無奈一笑,說實話,他還真不擔心朝局。他先前做輔政王多時,早已把朝政理順,便是自己不在南京也無礙,又有甄真帶兵鎮着,哪能有什麼事兒。
「不知娘找我何事?」
「還真有一樁大事兒。」太后甚為嚴肅道,「你確是臨危受命,繼承的大統,但一國之君連皇后都沒有卻也不妥。
「近來路閣部與朝中眾臣上表數次,催促皇帝大婚,冊立皇后。今兒,路閣部還來了我這裏一趟,專議此事。」
朱琳渼這才知道,敢情路振飛是來做月老的。原來路振飛先前沒趕上勸進,眼見楊廷麟此時如日中天,心中也是懊悔不已。
那日他迎聖上返京,看到一年輕人上了御輦,後來才曉得,那人很可能就是未來的皇后。他立刻機智地抓住機會,率眾上表「催婚」,以圖能在天子面前刷一把存在感。
太后接道:「原本你於木氏定下的婚期是明年三月初六,確是難得的吉日。然路閣部表諫,為安萬民之心,為後宮祥泰,皇帝應提早大婚。
「我問過欽天監了,二月初二龍抬頭,與你二人的八字也極合,雖然不如三月初六的日子好,但為君者當以社稷為重,不知你意下如何?」
「好啊!」朱琳渼幾乎脫口而出,忙又低頭乾咳了一聲,「咳,那個……我是說,全憑母親做主。」
太后也是歡喜,「既然你也同意,那便這麼定下了。」她又有些遺憾道,「其實正月初十最是吉日,可惜木家遠在雲南,如此短的時間卻趕不及入京了。」
朱琳渼頓時眼前一亮,急道:「那個,趕得及,趕得及!正月初十更好!」
「皇帝莫要打趣,滇地據此三千多里,不足一個月如何能到?」
「這……」朱琳渼心道,總不能說你兒媳婦人早就到南京了吧,只得含糊一句,「總之兒子有辦法便是。」隨即,握拳昂頭,作大義凜然狀,「為了大明社稷,為了民心穩定,我必須儘早冊立皇后!就下月初十大婚!」
太后擺手道:「可莫要讓木丫頭因着趕路吃苦啊。」
「不會不會。」朱琳渼擠了擠眼睛,「她甘之若飴。」
「啊?」太后也沒多計較他用詞,又道,「那我便吩咐禮部、太常寺和內廷準備了。」
「多謝母親費心!」
朱琳渼興高采烈地出了咸福宮,忽而想起正月初十可能恰趕上張口袋收拾多鐸大軍的日子,不禁暗自皺眉,自己忙着結婚,恐怕不便於指揮作戰了。
他旋即又是一笑,如此也好,我這裏辦喜事兒,多鐸更會放鬆警惕,我就當他送了幾萬大軍作賀禮吧!
定下大婚之事,朱琳渼卻還得忙公務。他讓石霖備了輛普通雲車,令隨行御營着便裝,輕車簡從趕往南京軍器局而去。
宋應星已在門外恭候多時,行了禮,抬頭見皇帝滿臉擋不住的喜色,卻也不好多問,遂帶朱琳渼走進一間工坊。
「陛下,就是這兩種銃。」他指着木架上的十多支銃,「改良的二型獵兵銃與您圖樣一般無二,而至於這長銃,魯寧認為工藝有餘力,便比圖樣上的銃管加長了一寸半。」
朱琳渼拿起不同的兩種火銃細看,不禁滿意點頭。經過這大半年的工藝標準化,工匠們的制器精細程度已有極大提高,給人以藝術品般的觀感。
稍短些的那支是二型獵兵銃的改型,根據之前士兵實際使用的反饋,增加了保險機構,調整了照門,改良了擊錘形狀。此外,最重要的是,整銃減重半斤多,使用起來更為舒適。
而更長的那支則是全新打造專用狙擊槍。銃管比前者長出一紮還多,銃托、護木、準星的形狀也都不同,不但射程更遠,而且銃管全都是精挑出來的,彈道穩定性非常好。不足之處便是分量更重,但這對於不重視射速的獵兵來說影響不大。
朱琳渼又到靶場試射了一陣,兩支銃都沒有任何問題,射擊穩定性和易用性都有不小提升。
他問宋應星道:「眼下這兩種銃每月能制出多少?」
「回陛下,改型獵兵銃南京加福京兩處軍器局,每月可出三千四五百支。長銃工藝複雜,每月只能制不到三百支。」
以這兩種火銃製作之精良,這個數字已經極為客觀了。尤其是那支狙擊銃,那麼長的銃管,要保證不炸膛,對加工能力要求極高。
「好,那便儘快出產吧。這改型獵兵銃至少需要三萬支,長銃七百支以上。」朱琳渼說着便覺這兩種銃沒個名字極為彆扭,他先拿起稍短的火銃,「這銃便取名為一型步兵銃。」又指向長些的,「那支取名三型獵兵銃吧。」
「是。」
隨後朱琳渼又去看了新製成的水裏衝壓機。這東西看似簡單,卻對精加工和煉鋼技術要求極高,實際已經略超出了大明時下的加工能力。宋應星是親自帶工匠試製了十多部,僅有這兩部可用。
朱琳渼看着江水推動水輪,將動力傳至機器前端。一名工匠將銅坯伸入沖槽內,衝壓機模柄被齒輪抬至一人多高,而後猛然落下,準確地砸在下底板上。
工匠迅速將成品取出,剛才的銅坯已經變成了一顆米尼彈彈頭。
朱琳渼接過彈頭,又拿起一隻遊標卡尺測量,就見彈頭尺寸一絲不差,邊緣基本光滑,略做打磨就能使用。
整個加工過程不過三四秒鐘,比之以前提高了百倍以上。
他不禁輕嘆一聲,「這銃彈的產量再也不是問題了。」
宋應星在一旁接道:「陛下,有了這新機器,銃彈的價錢也大為降低。如今除去銅料的錢,造千枚也就用五錢銀。」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91s 3.9765MB